返回首页 | 会员中心 | 会员服务 | 刊登广告 | 本站动态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 
 
   
 
   
 
   
 
会员登录名:
密 码  
 首页 > 产业交流 > 详细内容  
 
 
关于加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建议
来源:   发布时间:2011-3-8 17:16:59
 
    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,是我市构建“3+1”现代产业体系、打造“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”的突破口和主平台。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看,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,利用其集群优势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,是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依托。

     近年来,我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,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明显。据统计,截至2009年底,西湖创意谷、之江文化创意园等全市十大园区规划建筑面积达275.62万平方米,建成面积67.24万平方米,已使用面积达41.23平方米,集聚企业837家,实现营业收入33.56亿元,就业人数15032人。虽然我市的园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,但园区发展与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、构建“3+1”现代产业体系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“一化七经济”的战略部署还不适应,综合竞争力亟待提高。

    一、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
    由于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和开发主体差异,难以在全市范围内发挥资源整合的****化,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效应难以在短期内实现,园区竞争力与国内文化创意产业一线城市相比有待加强。
    (一)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不平衡,规划尚待细化。我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,都集中在市区范围,县(市)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相对滞缓。市区内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基础条件差异或政府产业导向等原因,也存在着分布不均现象。虽然我市已出台《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(2009-2015年)》,但各园区发展规划还有待制订或细化。
    (二)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程度不高,特色不明显。就全市范围而言,主要文创园区之间分布还比较散,园区之间未形成地域集群;园区规模上,除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外,各园区区域范围普遍较小。就单个园区来说,企业数量不多,产值较低,经营业态差异化程度较大。根据市文创办2009年的调查数据,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平均聚集企业数量为30家,人均营业收入28万元,而这些数据远低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数据指标。另外,园区内企业类型多样,虽然政府或园区投资企业也进行了适当的引导,但是还未达到一定的集聚程度,园区特色并不鲜明。更有甚者,园区内还有不少非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入驻,影响园区整体统筹协调。综观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,入驻企业形式相对单一,产业链较短,园区产业发展中“低、散”的问题仍较突出。
    (三)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管理主体服务仍不到位。从开发主体的具体职能来看,不少园区管理主体仍然只是“二房东”的角色,在提供增值服务等方面有待增强。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进展缓慢,园区创意企业间缺少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,企业形象和产品展示缺少公共媒介和平台展示,技术服务平台和融资平台也需建立健全。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,几乎90%的园区还没有成立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等组织,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园区企业产业链的形成和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。
    (四)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配套不完善。文化创意企业出于租金成本和工作需求的考虑,一般选择旧厂房、旧楼宇等作为企业入驻点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同于工业园区,它既具有工作性,也具有生活性,但我市文化创意园区有的较为偏远,公共交通不够便利,有些园区周边配套设施不全,缺少工作和生活等设施。这些因素,使得园区条件先天不足,有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。
    (五)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国际化程度不高。虽然我市也通过中国国际动漫节、西博会等节展,利用上海世博会契机,与国外相关产业有所交流、展示,但真正合作项目不多。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,入驻园区的国际品牌企业较少,园区企业吸引国际会展的能力和国际交流程度不高,难以借此提高园区知名度。上海2005年首批推介的18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,共入驻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26家文创企业。2007年,上海田子坊就业人员700多人,其中有约80人是外籍华人人士;M50创意园中,有来自英、美、法、意、德、日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入驻。对比这些数据,我市各大园区入驻外企数量可谓“凤毛麟角”。
    二、影响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原因
    (一)部门和民众对文化创意产业认识未真正到位,影响园区长远发展。文化创意产业自从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诞生起,短短的几年间便风靡全球,有着极大的生命力、吸引力和发展潜力。市委、市政府也极为重视,但有些政府职能部门、社会企业和民众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景认识还不足,对产业的概念理解模糊,更没有运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。一些园区经营单位考虑到自身多种经营和利益的需求,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整体发展思路考虑不到位或存在偏差,使园区定位和规划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要求不符,不利于园区企业集聚发展和园区品牌建设。
    (二)园区经营管理主体差异,影响政策实施效果。由于园区在形成过程中初始条件、开发主体等不尽相同,各园区在开发与管理机制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。根据政府、企业、高校等主体在文创产业园区(基地)开发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扮演的角色不同,目前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(如之江文化创意园、高新区国家动画基地等)、企业主导型(如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、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等)和高校主导型(如西湖创意谷、下沙大学科技城中的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等)三种。尽管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,但由于经营管理主体差异,使得园区建设缺乏引导,政府的一些政策手段在各个产业园区的实施会出现差异化趋势,有的甚至会大打折扣,从而影响整个文创园区发展,也影响文创产业发展的进程。
    (三)园区企业创新能力较弱,影响园区品牌建设。虽然目前我市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,也集聚了一批优秀的文创企业(如中南卡通),但与北京、上海等城市相比,缺少一批具有先导性,能体现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,并具有一定产业规模、产业链长、带动能力强、产业化条件比较成熟的领军企业。一是高校资源利用程度有限。尽管杭州有浙江大学、中国美术学院等全国知名高校,但我市文创企业与大学、科研所的结合度不高,缺少深度合作。二是缺乏行业领航者。虽然市委、市政府为高端人才引进开辟了许多绿色通道,提供了优惠政策和待遇,也有一些创意的标杆人物在杭州开设工作室,但数量毕竟不多,影响力也有限。三是文创企业做大做强意识不强。与其他行业相比,开办文创企业成本相对较低,只要设计有新意或有稳定的客源,企业就能维持一定赢利。但要真正把企业做大,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,一般小企业不愿意去承担风险,求稳意识高于创新、创强意识。
    (四)园区建设政策单一,影响产业和谐发展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实施主体(政府部门)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客体和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手段三个方面,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,政策手段最为关键。但我市目前政策手段较为单一,主要以资金投入的经济手段为主,在税收、融资、招商推介、环境营造等方面的考虑较少。市区两级虽有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,但真正用于园区开发与建设的较少。由于各园区所在地政府财力不同,对各园区的资金支持力度也不尽相同,以资金作为产业引导的方式容易导致园区发展不平衡。个别园区企业为争取政府资金而过于迎合政府需求,偏离了企业自身发展的轨迹,进而影响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布局和特色。
    三、加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建议
    (一)注重园区文化建设,提高区位优势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对文化氛围的追求度较高,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,可以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入驻投资。要加强园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展示,在园区整体空间布局上,应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。园区可制作一些影像资料,展示园区建立和发展的过程,作为园区历史的一部分。园区应加强与图书馆、文化馆、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资源共享力度,从中获取文化艺术的借鉴。
    (二)建立园区公共服务平台,整合各类资源。对政府主导型园区,政府可将部分用于产业配套的资金,建立各类公共服务平台。企业主导型园区,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园区企业的合作,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,为园区创意企业搭建各类平台。具体可采取:一是在园区开辟公共区域,通过会所(俱乐部)活动、论坛、讲座、园区网站等形式,构建园区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平台。二是开辟实体平台,将产业的设计、生产、展览和销售集中于园区的某一区域,将其打造成园区创意体验中心,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旅游点和产品展示的舞台,供游客和厂家选购。三是建议政府建立文化创意企业与社会企业间信息交换平台,及时提供产业和设计对接信息。四是提供配套产业支持,建立专门的“工作室”、“陈列室”等,提供技术服务和设计平台。五是建立人才培训平台,定期进行人才培训,建立园区人才交流机制。六是建立健全金融对接平台,通过政府担保、贴息融资(或无息融资)、知识产权抵押或园区企业通过集体担保等形式,提供投融资服务,用于小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阶段的使其稳健成长。
    (三)培育园区中介和行业协会组织,确保有序运作。行业组织在整合优势资源、引导互动发展、推动合作交流、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关键作用。通过他们帮助协调企业间的分工合作,促进企业间合作与交流,规范企业运作模式,研究园区规划、设施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,从而向企业提出改进的建议,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需要支持的内容。
    (四)注重园区品牌规划,提高社会认同感。要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力度,把文化创意产业放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、增加就业机会、促进城市有机更新、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高度,促进有关部门和人们更新观念。要重视园区整体形象和重点企业的宣传策划和媒体推广,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度,让社会增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。要加强园区品牌规划,着重培养富有潜力的文化创意企业,使之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创企业,从而带动园区的整体发展,树立园区品牌,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、优秀人才和创意投资。要通过国际性的节展活动和合作项目,加强与国际一流园区的沟通与合作,提高园区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    (五)完善园区名企、名人引进机制,探索人才培养模式。文化创意产业有很强的名人效应和名企效应,知名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,会带动整个园区档次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。要致力于国际合作,引进国际知名企业或合作项目,提升园区竞争力。要建立健全园区管理人才的引进、培养和发展机制,加强创意产业园区规划、建设和创意产业项目的投资开发与经营,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。要加强与省内外高校、科研院所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联系,通过项目或行业指导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机制,通过提供实习机会建立人才的培养机制等,引智入园,为园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持。
    (六)加强园区统筹规划,细化政策扶持。要加大对县(市)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挖掘与帮扶力度,挖掘各地文化特色,协调城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。要采取多种园区政策扶持手段,支持园区和谐有序发展。要加快制订各园区发展规划,促进园区可持续。政府在加强资金支持的同时,要细化政策扶持,以政策为主要手段,在园区税收减免、租金优惠、直接补贴、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。
    (七)完善园区配套,促进产业集聚。要消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瓶颈,为文化创意园区提供环境支持,完善住宅、酒吧、餐饮、酒店、公交等配套设施。要引进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其他配套产业,整合产业链,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为集设计、制作、展示和销售于一体化的综合体,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,加快从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、从扩容到提质、从增量到增效转变,增强园区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是生产、生活的场所,也应该是市民体验文化、休闲旅游的目的地。
    (八)挖掘区域潜力,开拓新园区建设。经验表明,旧厂房、旧街区用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,具有很大优势。目前,我市在利用旧厂房、旧街区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,有关工作仍有待加强。建议有关部门开展市区街楼宇普查,研究楼宇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****结合点,使之实现双赢。要充分利用杭州历史街区,将其开发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所在,任其破?或利用不妥当都会影响城市景观,而将文化创意产业引入改造后的旧城,可以为老街区注入活力元素,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、延续城市文脉。为此,建议将修复后的历史文化街区(如泗水新村、湖边村等)规划为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,促进城市有机更新。
 
 
 
 相关链接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推荐新闻  
聚合文创资源 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推动
这些考古发现凭啥入选“全国十大”
预计今年网红产业产值近580亿 超
海外中国文化中心:提高文化开放水平
德国全民阅读扫描:书中自有强国之路
故宫文创为啥火:公众需求为导向 文
文创产品≠“杯子+图案”
杭州一书店设立住宿空间 尝试靠床位
文化部公开发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
聚焦:全球****室内主题乐园将在迪拜
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在台北
东亚文化甬城结彩 非遗竞艳共谋发展
产业关注:让动漫会展成为产业新消费
 
 新闻排行  
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资
宣传部长座谈会 加快上海文化事业文
九部委发布指导意见 金融支持文化产
临安市政府会议审议扶持文化创意产业
文化要闻:文化部“三大工程”支援新
文化焦点:福建出台实施意见加强廉政
上海行业协会规范网游产业 正制定地
美国经验:创意产业投资需平衡
汉字还可以这么写
OCT-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近
印度电子商务网站LetsBuy融资
文化创意产业:环首都产业园机遇与挑
表情图章
 
 
  友情连接: 桌面城市  中国文化网  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  中国城市文化网  青岛教育点评网  青岛文海动漫  弘基系列创意园区  嘉兴创意产业中心  中关村创意产业网  天津创意产业网  创意设计  澳大利亚设计网  国际设计中心  李明书画艺术网    
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版权声明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网站地图